国卫院发现 B肝免疫总谱特徵
国卫院发现 B肝免疫总谱特徵 | 2016-09-06 |
【经济日报 2016-09-06 记者江硕涵】
根据国卫院电子报报导,国卫院分子与基因医学研究所助研究员级主治医师刘鸿兴结合次世代定序技术及自行开发程式,并成功建立免疫总谱分析平台,透过该平台能更全面地评估抗体反应,后续可陆续应用到其他的疾病,今年5月研究成果已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导)上。
未具免疫力的成人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大部分患者会自行痊癒,但许多婴儿在产程中暴露于母亲B肝病毒后,即使接受疫苗接种或甚至免疫球蛋白预防处置,仍成为慢性B肝带原者。
国卫院电子报报导,IgG抗体免疫总谱能反映出病原感染或疫苗注射的免疫改变,藉由抗体免疫总谱分析,一窥人体为保护自身而具备的调节能力,刘鸿兴结合次世代定序技术及自行开发出的程式,成功建立免疫总谱分析平台。
刘鸿兴选择B肝作为开发免疫总谱分析研究模型,是因为一方面慢性B肝会持续感染,可寻找感染特徵序列,另一方面对疫苗具耐受性,不会产生有效抗体,与非带原者在接受疫苗注射后比较观察免疫总谱的改变,有利于发掘疫苗反应的特徵序列。
此计画收集4个家庭的儿童手足检体,手足均是一人为B肝带原,另一人为非带原者,研究团队将B肝带原者与其非带原者手足的IgG抗体总谱经PCR反应放大筛选出来后,进行次世代定序,再以自行开发出之程式分析出所有的CDR-H3(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3, antibody heavy chain)胺基酸序列,进一步做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得知各检体序列之间的差异程度。
结果发现带原者间序列成分相近,反而手足间序列成分差异很大,数量最多的前20%的IgG序列可得到相似的PCA结果,显示最有分析意义的序列为表现量较多的序列。
以相同策略分析成人非带原者CDR-H3群集在疫苗注射后的变化,鑑别出9个相关的CDR-H3群集,从群集的组成形状及数目可看出成人产生的免疫特徵序列比儿童复杂得多,最特别的是,有检体在疫苗注射前即侦测到另一检体疫苗注射后的相同3组免疫特徵序列,应跟台湾地区提供健保B肝疫苗注射有关,也显示可能经反覆接触B肝抗原才能产生最有效果的抗体群。
淋巴球受体变异区的研究在过去受技术的限制只能小规模地做定性的研究,透过此免疫总谱分析平台,能更全面地评估抗体反应,后续可陆续应用到其他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