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貝達藥業上市在即 腫瘤標靶藥市場風口臨近

大陸貝達藥業上市在即 腫瘤標靶藥市場風口臨近
2016-07-15

資料來源: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3,20160715641728913.html

 

大陸靠銷售埃克替尼(商品名稱"凱美納")單一藥物占到總營收98%的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於7月8日獲得中國證監會創業板審核首發通過,這意味著,中國第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標靶抗癌藥企業上市在即。

 

貝達藥業於2011年獲批中國1類新藥埃克替尼,這是一種用於治療接受過化療或不適於化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非小細胞肺癌的標靶藥物。

 

標靶藥被醫學界視為最有希望"攻克"癌症的藥物,與化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原理不同,標靶藥可精準打擊腫瘤細胞而不傷及或極少傷及正常細胞。截至2016年6月,美國FDA共計批準了72種標靶藥,但中國在審批數量及時間上與歐美中國相距甚遠。

 

即使僅銷售單一藥物,貝達藥業的業績仍然較為亮麗。據公開說明書,2013至2015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48063.35萬元、70435.59萬元及91459.45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7.95%;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分別達到18012.63萬元、27101.37萬元及34702.56萬元,年均復合增長率38.80%。

 

貝達藥業方面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2014年,埃克替尼在國內治療肺癌的小分子標靶抗癌藥市場佔有率達19.81%,在較短時間內確立了領先地位。由於用藥患者在肺癌新發病人群中占比仍較小,未來,埃克替尼仍具有較大市場空間。"

 

品種單一不無風險

 

貝達藥業在公開說明書中稱,此次發行新股數量不超過4000萬股,募集資金約8.48億元,主要用於研發中心設備升級與新藥研發、新廠區產能擴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及營銷渠道網絡建設等。

 

值得注意的是,公開說明書中列明瞭23項風險因素,包括新藥研發、新藥上市、市場競爭、競爭對手專利到期、產品集中度較高等。但市場普遍認為,品種單一是其面臨的最大風險。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埃克替尼占其銷售額的比例超過98%,並且同類產品中,吉非替尼(商品名稱:易瑞沙)為英國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厄洛替尼(商品名稱:特羅凱)是瑞士羅氏制藥產品。兩者適應症同樣為治療接受過化學治療或不適於化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專利到期是貝達藥業面臨的另一個難題。根據中國知識產權局網站公開信息,吉非替尼在中國的結構專利(喹唑啉衍生物,專利號:ZL96193526.X)保護期於2016年4月23日到期,厄洛替尼在中國的結構專利(喹唑啉衍生物,專利號:ZL96102992.7)的保護期也已於2016年 3月28日到期,這意味著到期後市場上可能陸續會有競爭的仿製藥出現,並且價格更低。

 

事實上,根據中國食藥監總局網站公開信息,截至2016年3月31日,國內已有25家公司在申請吉非替尼的仿製;已有28家公司在申請厄洛替尼的仿製。

 

仿製藥的上市可能直接導致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大幅降價,從而影響貝達藥業的盈利水平,"不排除出現發行人2016年或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的情況。"貝達藥業在公開說明書中稱。

 

由於貝達藥業的產品、客戶集中度較高,且未來兩至三年內預計埃克替尼仍將為公司的主要收入、利潤來源;目前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合計占營業收入比例達80%以上。如出現上述經營市場及競爭對手的衝擊,上述報告稱"可能會對本公司未來的經營和財務狀況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針對上述可能出現的上市風險,貝達藥業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埃克替尼2011年上市以來,在國內治療肺癌的小分子標靶藥的市場佔有率持續增長。隨著中國藥品集中採購價格談判結果的落實,將會有更多的肺癌患者受益於標靶藥。"

 

貝達藥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也表示,"即便在專利保護到期後市場出現仿製藥,由於公司已建立的領先市場地位及品牌效應,與經銷商長時間合作建立的廣泛的銷售網絡、醫生及患者多年養成的用藥習慣以及公司穩定的產品質量,均將使得公司在面臨仿製產品競爭時占據有利地位。因此,公司在肺癌治療標靶藥物市場可能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但公司持續經營並不會受到影響。"

 

同時記者也注意到,證監會發審委會議對貝達藥業提出詢問中,提及其報告期銷售費用為1.71億元、2.51億元、3.38億元,其中推廣費用占比達到67%、63%和61%,"請發行人代表說明推廣費用的內容與性質,是否存在商業賄賂等違法違規行為。"

 

對此,貝達藥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公司主要通過組織專家學術會、大型學術推廣會、城市圓桌會、院內會、患者教育會等形式開展學術推廣活動。通過權威機構和刊物,詮釋埃克替尼產品的處方機理、臨床研究成果、臨床療效等,以指導醫生用藥、擴大產品知名度。"

 

灼識諮詢創始合夥人侯緒超認為,國內有很多醫藥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為單一品類或者單一品種,這在公司高速發展期和市場高速成長期,能使企業集中研發、臨床、學術、營銷等資源主攻一塊細分疾病領域,快速打開並佔領市場。

 

侯緒超表示,"這體現在貝達身上就是其高速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這種業務模式在腫瘤藥物尤其是單抗這個市場上,目前來看風險並不是很大。國內的單抗藥物發展還比較緩慢,市場上很大一部分是國外品牌,因此貝達的埃克替尼從性價比上還是很有優勢的。"

 

標靶藥前景廣闊

 

據《2015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新增1410萬腫瘤患者(其中中國約300萬人),820萬患者死亡。這使得抗腫瘤藥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藥物市場。

 

IMS數據顯示,2010-2014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復合增長率為6.5%,其中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復合增長率高達15.5%;2014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規模為1000億美元,2020年將增長至1500億美元,復合增速為6%。

 

而肺癌已成為中國城市人口惡性腫瘤死亡原因首位。埃克替尼所針對的非小細胞型肺癌包括鱗狀細胞癌(鱗癌)、腺癌、大細胞癌,與小細胞癌相比其癌細胞生長分裂較慢,擴散轉移相對較晚。非小細胞肺癌約占所有肺癌的80%,約75%的患者發現時已處於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

 

而腫瘤標靶治療被醫學界普遍視為最有可能"攻克"癌症,指藥物到達腫瘤發生的重要分子靶點,通過與受體或者調節分子結合,逆轉腫瘤細胞分化的能力或間接標靶腫瘤新生血管,使腫瘤細胞缺血而產生凋亡、壞死。

 

2001年5月諾華全新小分子標靶藥物伊馬替尼經優先審評通道獲 FDA 批準上市,用於治療費城染色體陽性(Ph+)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患者,並且取得空前的成功。

 

自此,"替尼"類藥物已成為小分子標靶藥物最熱門的領域,據統計,目前全球已上市的"替尼"類藥物超過20種,國內已經批準11種。

 

從全球來看,標靶藥也已成為最常用的抗腫瘤藥物。在全球8大抗腫瘤藥中,分別各有3種大分子標靶抗癌藥和4種小分子標靶抗癌藥。2013年,大分子標靶抗癌藥和小分子標靶抗癌藥銷售規模分別約為199.6億美元及68.2億美元,分別占2013年全球抗腫瘤藥市場份額的29.6% 及10.1%,合計占抗腫瘤藥市場的比例達40%。

 

中國標靶類抗腫瘤藥在抗腫瘤藥物市場的市場份額日漸提升,2014年標靶藥物的銷售額為114.44億元,較2013年的85.18億元增長34.35%,2008年至2014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30.97%。

 

貝達藥業IPO辦公室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稱,"目前中國每年新發肺癌患者超過74萬例,其中三分之二的病人在發現時已處於疾病晚期,藥物治療是唯一的選擇。小分子標靶藥物由於能顯著延長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又沒有以往化療常見的血液和神經系統等毒性,已經成為各類臨床指南的推薦標準。"

 

"目前國內的腫瘤標靶藥物市場主要還是外國品牌占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主要治療領域集中在肺癌和白血病領域,另外還有肝癌、腎癌、胃癌、乳腺癌等。"侯緒超認為,國內的發展趨勢很大程度上是跟著美國在走,"當然中國的發病率和病因與美國又有不同,這導致了不同的適應症的探索和推廣程度不同。最主要的趨勢還是在現有的標靶之外研究新的標靶,以適應更多癌症的治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