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顧問羅斯:台灣要發展生技醫療 建議應把門向全世界打開
白宮顧問羅斯:台灣要發展生技醫療 建議應把門向全世界打開 | 2016-08-03 |
【工商時報 2016-08-03 記者杜蕙蓉】
美國國務院前資深創新顧問亞歷克羅斯(ALEC ROSS)昨(2)日在《遠見雜誌》主辦的「看見大未來」國際大師論壇中指出,物聯網的未來未必會由矽穀主導,「地球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台灣更適合發展物聯網。」
他強調,人類從自古至今所創造的資訊有90%是近兩年創造的,目前全球有160億個裝置是聯網的,四年後,這個數字會飆到400億,未來連烤土司機、咖啡機、冰箱等以後都會聯網。
羅斯表示,台灣的「領域專長」(DOMAIN EXPERTISE)在電子業,學生在數學的全球評比往往都在第三、四名,可見有很好的人才和基礎,而未來需要的一大技能,就是寫程式,如果要培養優秀的領導人,則必須有跨領域的素養,把所學的跟其他領域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所長。
對於大數據時代來臨,改變產業結構和生醫產業;羅斯說,他確信取得數據、了解數據及分析數據,可以讓生命延長很多年,但也會衝擊社會的其他面向,「醫學進步,也要考慮退休金或對經濟體系的衝擊。」一旦面臨此醫療進步的轉捩點,但社會如果沒有調整好,就會看到民粹主義或不安定的情況發生,大家對這一點要有心理準備。
羅斯認為,美國人口隻占全球的5%,但美國的名校、機構卻廣納全球最優秀人才,而創造產業的蓬勃發展。台灣要發展生技醫療,應該要學習美國留住最好的人才,而不是隻靠台灣的人才,「把門向全世界打開,」要更努力爭取世界各地或亞洲人才,給這些人才獎學金,而且在他們取得學位後,要想辦法讓這些人才留在台灣創業。
另外,昨日也加入與談的環瑞醫控股董事長李祖德則表示,生醫產業雖然是朝陽產業,但國人不投資自己的生技業,卻一味要外國人投資是不對的!台灣目前並不缺資金,其最大的問題在於法規保守、難以包容失敗,加上市場小,不易找到適當的新藥研發題材,也找不到開發醫材規格的人才。
李祖德認為,台灣可以發展臨床二期前藥物研發、新藥委託研究機構(CRO),醫療商機也可從病人延伸到亞健康人。其實台灣在醫療生技的競爭力,已有良好的研發產業鏈,可以從代工出發,再做自己的通路。醫材的部分,台灣缺乏能夠對產品開出規格的能力,如果可以對新產品訂出規格,台灣在醫材就很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