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拚升級 聚焦高值醫材定位八大範疇、藥業創新推動學名藥廠國際化
生技拚升級 聚焦高值醫材定位八大範疇、藥業創新推動學名藥廠國際化 | 2016-09-08 |
【經濟日報 2016-09-08 記者高行】
行政院力拚生技產業升級,在7日舉辦的「2016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中指出,後續政策將把智慧創新高值醫材和藥品轉型創新視為二大扶植焦點,集中火力投入資源,力拚在2020年前新創逾12家利基醫材公司,2025年前促成七項新藥及10項改良型新藥在國外上市。
BTC昨日進入第2日議程,由經濟部次長沈榮津主持,聚焦高值醫材及藥品產業轉型創新,他指出,政府計畫將台灣打造為創新高值醫材重鎮,將創新高值醫材定位為八大主要範疇,包括微創手術、醫學影像、骨科、牙科、細胞治療、腦神經及心血管、眼科及智慧輔具,將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力拚在四年後促成12家新創公司,將整體營業額提由去年1,330億元提升至2020年的2,000億元,到2025年更要衝到3,000億元。
行政院也規畫帶領國內醫材業「走出去」,將串連50家以上業者進行共同性醫院拓銷,協力輸出,加強國際對國內產品採購,並強化國際醫材試製媒合平台,提供優質臨床試驗環境,活絡與國際大廠共同開發。
在藥品產業轉型創新方面,經濟部工業局吳明機指出,目前國內藥品現階段以學名藥的主力製造廠皆已符合PIC/S GMP規範,品質達到國際水準,將推動國內學名藥廠國際化及轉型,並協助強化國際拓銷等策略,力拚2025至少有20項新藥及改良型新藥國外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