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大隅良典 獨得2016諾貝爾生醫獎

日籍大隅良典 獨得2016諾貝爾生醫獎
2016-10-03

【自由時報  2016-10-04  編譯周柏憲】

 

2016年諾貝爾獎今日台北時間下午5時30分揭曉,生理醫學獎率先在卡羅琳學院公佈。2016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出爐,由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拿下,以表彰他在細胞回收服務機制的發現。

 

《路透》報導,瑞典卡羅琳學院聲明,「大隅良典的研究發現,讓我們對細胞如何回收其內部的了解有了新典範」,「他的發現開啟理解許多生理過程的道路,像是適應飢餓、或是對感染的反應。」

 

聲明也指出,大隅良典解釋細胞「自噬作用」(Autophagy)的機制,有助解釋許多疾病問題,像是癌症和腦細胞疾病導致細胞自噬過程的發生。

 

大隅良典現年71歲,出生於九州福岡,2009年起在東京工業大學擔任教授。大隅良典向《共同社》說,「感到很榮幸。」據報導,大隅良典獲得800萬瑞典克朗(約2935萬元台幣)獎金。

 

以下為近6年的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2015:愛爾蘭裔美籍坎貝爾(William Campbell)、日籍大村智及中國籍屠呦呦共同獲得,發現寄生蟲蛔蟲(roundworm)和對抗瘧疾創新療法方面的新療法。

 

‧2014: 美裔英籍歐基夫(John O'Keefe)以及梅伊.布里‧特穆瑟(May-Britt Moser)和愛德華.穆瑟(Edvard Moser)挪威夫婦,發現大腦在複雜的環境中,利用「內建的GPS」找到正確的路。

 

‧2013: 德裔美籍聚德霍夫(Thomas Suedhof)、美學者羅斯曼(James E. Rothman)、薛克曼(Randy W. Schekman)發現細胞如和組織自己的傳輸系統。

 

‧2012: 日籍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英籍約翰戈登(John Gurdon)發現成年細胞可以回復成胚胎狀態的方法。

 

‧2011: 美籍波伊特勒(Bruce Beutler)、盧森堡霍夫曼(Jules Hoffmann)和加拿大史泰曼(Ralph Steinman)因研究人體免疫系統獲獎。

 

‧2010: 英籍愛德華(Robert G. Edwards)在「體外人工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發展上的貢獻獲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