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生技人才火箭計畫 啟動 政院主導 攜手哈佛、MIT
培育生技人才火箭計畫 啟動 政院主導 攜手哈佛、MIT | 2016-10-12 |
【經濟日報 2016-10-12 記者黃文奇】
行政院主導、科技部擘畫,啟動生技人才培育火箭計畫,台灣將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攜手,每年篩選合計約40位醫師、科技菁英、領袖管理人才等,赴美國東岸與全球生醫菁英共同激盪、培育創業種子,協助回國創立新創生技公司,預計三年內打造出十家以上生技新創艦隊。
科技部說,由於台灣與史丹佛大學合作的STB創新醫材計畫相當成功,因此決定打造這次全新計畫。前者是聚焦創新醫材;此次與哈佛、MIT的合作,將針對行動醫療,最快明年首季完成篩選,準備送出第一批「生醫火箭-登月人才」。
科技部表示,2007年底台灣與史丹佛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執行為期七年的「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STB計畫),連結史丹佛、矽穀資源培育「醫材創業家」。
此次與哈佛、MIT等名校合作,是為培育「行動醫療」領域人才,回國後有機會加入南港國家生醫園區,並成立新創公司。
計畫細節方面,科技部說,有關預算陸續編列並與哈佛、MIT洽商、編定課程,簡稱HTB、MTB計畫,預計一年規劃兩梯次,每年每校從台灣篩選約20名人才,主要是各專科醫生、數位與管理方面的菁英,培訓期一年,課程由雙方共同規劃,每人每月補助生活費(月額度依當地消費水準概算)。
至於參與計畫的人員,權利與義務方面,科技部說,隻要通過甄選、赴美的人才,將有一年期的生活補助、課程參與權利。一年內必須繳交兩期計畫報告,做為補助款的撥補根據,若期中因故無法繼續參與培訓,須繳回補助款項。
科技部表示,由於行動醫療、精準醫療是大勢所趨,此次規劃與哈佛、MIT兩大名校合作,希望培育台灣未來的生醫種子人才,打造生醫新創旗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