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業者促政府協助引資

生技產業的特性除了要有關鍵技術,還要長期投入資金,包括在新藥上市前的臨床前各項試驗、動物試驗、各階段人體臨床試驗,甚至是上市後的銷售,都必須花費龐大的資金,而且愈到後期資金需求愈大,若資金斷鏈,對產業的傷害恐難以回復。

 

當年,為了鼓勵新創公司,如生技業者掛牌,而豁免一般企業申請上市(櫃)的獲利條件要求,加上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的立法之下,確實造就了多年前生技產業的募資榮景,如今,前面開放、後面防堵,讓企業籌資管道閉塞,確非產業之福。

 

台灣在歷經幾次新藥開發挫折的事件後,主管機關態度丕變,從正面鼓勵轉變成「有效監管」,也扼殺了好不容易形成的資本市場,現在東風已經不來,令業界慨嘆。

 

業界資深專家指出,國內生醫新創能量豐沛,產品也不錯,但卻有資金斷鏈的情形。業界就指出,近期被打入全額交割的亞獅康,原本看好台灣市場的募資動能而從新加坡來台掛牌,旗下產品臨床試驗持續推進,數據看來也不錯,但募資就是遇到障礙,主管機關與政府當局的態度尤為關鍵。

 

業界建議,以台灣豐沛的生醫研發創新能量,若能由政府帶頭提振投資動能、開放生技醫療ETF、適度引導ICT與傳統產業投資生醫產業、吸引國際資金、協助台灣業者至國際市場募資等,有機會再創生醫產業當年的榮景。

 

 

 

新聞來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161/4009808

 

 


Top